90多年前,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于火熱的民族救亡運動,擔負起文藝抗戰的使命。上海作為近代中國文化藝術的中心,當時匯聚于此的大批文化名人和愛國人士紛紛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創作和推出了一大批抗戰的話劇、電影、歌曲、漫畫、版畫等優秀作品,時至今日,這些作品依然歷久彌新,震撼人心。
展覽分為抗戰戲劇、抗戰繪畫、抗戰出版、抗戰電影、抗戰歌曲、抗戰文學六大板塊,展出118套共151件展品,包括:1937年中國劇作家協會《保衛盧溝橋》劇本、上海救亡演劇隊第五支隊“生死同心”三角旗、上海劇藝社貼報簿、《風云兒女》主角陸露明劇照、《保衛大上?!犯枳V、賀綠汀《嘉陵江上》唱片、張明曹木刻連環畫《仇》、1937年《救亡漫畫》創刊號等,立體、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在全國文藝抗戰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覽首次展出了作曲家陳田鶴譜寫的抗戰歌曲歌譜手稿:《八一三戰歌》《巷戰歌》《保衛上?!贰陡诼暻斑M》《孤軍守土歌》《血灑晴空》等。陳田鶴1930年考入上海國立音專,與賀綠汀、劉雪庵、江定仙被稱為黃自“四大弟子”。當時很多抗戰歌曲都由上海國立音專的師生創作,他們還創辦雜志《戰歌》刊登這些歌曲。展覽中展出的黃自與“四大弟子”創作的歌曲黑膠唱片《抗敵歌》《全面抗戰》《游擊隊》《前途的光明》《長城謠》等,均為首次展出,十分珍貴。
展覽展期兩個月,免費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