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景榮,原名精榮,江蘇武進(今常州市郊區)人,1902年生。1935年路景榮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九軍九十八師二九二旅五八三團上校團長,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后,他率部馳援寶山、月浦。路團長率二營官兵堅守月浦鎮,血戰20天,他在第一線督戰,英勇犧牲。海峽兩岸同追認其為抗日烈士。
七七事變,抗戰軍興。駐扎在武漢橋口的第九十八師部隊進入緊急狀態。路景榮立即搬入團部,連續召開軍官會議,進行戰時動員,不斷下連隊檢查戰備情況,作好隨時開發前線的準備工作。1937年8月中旬,部隊奉命出發,乘船開往上海。因忙于布置檢查工作,路景榮沒顧得上和妻兒告別。第三天,住在武漢的妻子接到路景榮的一封短信:“對日作戰不可避免,軍人守土有責,打不退日軍進次,決不茍全性命,只要你帶好三個孩子,我雖死也安心(1)。”表達了他隨時準備為抗日殉國的英雄氣概。
8月14日,淞滬會戰爆發的第二天,第九十八師的一個團先行到達南翔。部隊集結后,即向盤據馬玉山路的公大紗廠頑敵展開激戰。由于制空權掌握在敵手,敵機在白天對我軍陣地輪番轟炸,我軍行動大受限制,等到黃昏后開始行動,因日軍工事堅固,我軍無重火器,進次皆未能奏效。眼看著頑敵在中國土地上橫行霸道,而不能消滅,路景榮既怒不可遏又無可奈何。
8月23日,日軍增援部隊一部在寶山獅子林登陸,深入羅店,向我第十一師進攻。當晚,第九十八師部隊奉命調往寶山、月浦一線,英勇抗擊登陸之敵,并配合第十一師于24 日收復羅店,給日軍以重創。
收復羅店后,第九十八師二九二旅守衛寶山及獅子林炮臺之線,阻敵登陸;第二九四旅在月浦以東占領陣地,構筑工事,構成村落防御陣地,阻止日軍向內陸深入。
8月24日凌晨,日軍在軍艦掩護下,在吳淞強行登陸,路景榮指揮部隊沿劉家行、楊家行、三官堂一線對登陸日軍發起猛烈攻擊,配合吳淞守備部隊,奮戰終日,將登陸日軍擊退,斃敵300余人。25日,日軍繼續在吳淞口、獅子林一帶登陸,第九十八師和十一師在羅店、月浦重創日軍。
寶山縣城位于長江和黃浦江的交匯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守住此城,可以鞏固中國軍隊的防線。為防止日軍占領寶山縣城,路景榮和旅長商量后,即派三營營長姚子青率部進駐寶山縣城。路景榮率一、二營守月浦。
這時,第九十八師參謀長羅廣文奉調十四師任旅長,因十四師戰況緊急,羅廣文接到命令后,即赴十四師任職。誰接任第九十八師參謀長?師長和軍長羅卓英同時想到路景榮。路景榮不僅是位出色的指揮官,他所帶的連、營、團,戰斗力在全師都是屈指可數的,但他又是一位難得的幕僚人才,由于他虛心好學,工作一絲不茍,他所制定的部隊訓練和作戰計劃常常受到上級稱贊,他擔任師參謀主任,歷任師長、參謀長都十分滿意。在羅廣文調任的同時,調路景榮為九十八師少將參謀長的任命也下達,并送到路景榮手中,新任團長也跟著到達五八三團,師長急盼路景榮早日到師部任職。
路景榮率部開赴淞滬戰場后,由于所進行的是陣地戰,因缺乏經驗和條件限制,部隊所構筑的防御工事十分薄弱,經不起日軍狂轟濫炸。部隊每天都有相當大的傷亡,參戰僅十天左右,第五八三團官兵已傷亡過半,其他團也差不多,部隊已補充過三次,所補的官兵都是由后方部隊抽調而來,隨時補入連隊,發給武器,開上前線,加入作戰。路景榮想到,新團長剛到,情況不熟,加上官兵傷亡過半,戰斗力有所削弱,在如此危急關頭,他離開實在不放心,經得師長同意,等幾天再赴任。
9月1日,日軍增兵三個師團抵上海后,實施全線進攻,寶山縣城陷于重圍。由于寶山縣城濱臨江岸,我軍??哲娏α坎蛔?,難于有效的防守,但在姚子青營長的指揮下,堅守寶山縣城七晝夜,給敵以重大殺傷。但終因寡不敵眾,9月7日下午,寶山縣城戰斗漸趨沉寂,姚子青營600官兵全部戰死,無一生還。
寶山縣城陷落后,五八八團兩個連防守獅子林,在日車狂轟濫炸和猛烈進攻下,二連官兵全部犧牲,獅子林終陷敵手。
寶山縣城和獅子林失守后,五八三團兩翼受到致命威脅,日軍集中??张诨?,對月浦輪番轟炸,在戰車配合下,不斷向月浦發動猛烈進攻。五八三團官兵傷亡慘重,戰況空前劇烈。到了9月5日后,援兵接不上,飯菜送不進,月浦前線一片火海。在如此危急時刻,路景榮仍在第一線,沉著指揮作戰。在電話中,他向夏師長表示:“我在陣地上,決不后退一步。”決心與陣地共存亡。
9月10日,路景榮冒著日軍炮火,在第一線督促官兵,不幸被敵炮火擊中,身死陣前,同時犧牲的還有團附李驁遠、農寰(2)。
注釋:
(1)《常州革命英烈》502-503頁;
(2)臺北《革命人物志》第12集3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