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午10時,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清明祭悼儀式,來自社會各界300余人參與活動,通過漢文化中的祭祀祈福儀式,共同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寄托對先烈和遇難同胞的哀思,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1 儀式 默哀 向英烈敬獻花籃 儀式由中共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聯合支部書記徐伶主持。首先向抗日英烈們默哀、獻花籃。 先烈的犧牲和奉獻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了這不可忘卻的紀念,在“八·一三”淞滬抗戰和全面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上海鄒韜奮紀念館與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聯合舉辦《碧血忠魂——國家公布與淞滬抗戰相關的著名抗日英烈生平展》。 寶山區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王一川和上海鄒韜奮紀念館副館長上官消波共同為展覽揭幕。 展覽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臨時展廳展出,展期為1個月。
2 祭祀 清明祭祀儀式 通過中國漢代祭祀先祖的禮儀,祭悼在淞滬戰場上奮勇作戰的抗日先烈們。
3 參觀 《碧血忠魂展》 儀式結束后,參加活動的領導和觀眾參觀了《碧血忠魂——國家公布與淞滬抗戰相關的著名抗日英烈生平展》。 為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牢記中華兒女英勇抗敵的壯烈歷史,緬懷所有不畏強暴戰斗到底的抗日英雄和愛國人士,珍視當前和平安寧的發展環境,我館特遴選與淞滬抗戰相關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輔以其他相關文物進行展示,以此緬懷先烈,寄托哀思。
雍濟時贈友人的“食之多壽”瓷碗 雍濟時, 陜西華縣人,1937年參加“八一三”淞滬會戰,同年的10月26日在上海大場壯烈犧牲。1986年2月18日,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此系其生前饋贈友人的瓷碗。 謝晉元致張萍舟家信 謝晉元,廣東蕉嶺縣人。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中奉命率團400余人據守四行倉庫,后接到撤退命令退入英租界,困守孤軍營。此系謝晉元退入孤軍營后,寫給連襟張萍舟的一封家信。信中不僅表達了其對家人的思念,同時還有隨時準備報效祖國,重上抗日戰場的決心。 鄒韜奮主編的《大眾生活》、《生活星期刊》,杜重遠創辦的《新生》 延 伸閱讀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民政部于2014、2015年先后公布了900名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其中就有一部分英烈曾在淞滬大地上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公平正義,舍生取義、壯烈犧牲,他們的英雄業績永載史冊,他們的崇高精神萬古長青。